下个学期,“海淀·空中课堂”将与你不见不散
2020-07-13
受疫情影响

中小学经历了延期开学
 
复课、再次居家学习的过程
 
在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的
 
统一指挥和统筹推进下
 
海淀教研员和全区骨干教师一起
 
主动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
 
完成了整个春季学期
 
“海淀·空中课堂”课堂资源的研发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北京市教委要求下学期

 

做好线上线下学习的双重准备

 

“海淀教育”基于已有的工作经验

 

持续研发“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

 

为下学期的线上和线下教学

 

做好充分准备

 

7月12日上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研发启动会召开,会议对资源包的研发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提炼了工作要点,并以中学数学学科为例,就学科资源包的研发规划进行了分享交流。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王方,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区教委基教一科、基教二科主管领导,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领导、教研员,区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1300余位一线教师同时在线参加会议。

 

 

为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响应市教委下学期同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双重准备的工作要求,回应学校、教师、学生对在线优质课程资源的新需求,海淀区启动了“2020—2021学年上学期‘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研发工作,以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机制,促进区域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姚守梅就中小学资源包的研发做整体部署,围绕相关背景与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与实施原则、工作机制与基本流程、具体安排与工作标准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安排与建议要求

 

1.学科团队协同攻坚

 

建立起教研员、核心成员、录课教师、审核小组的学科团队。

 

2.整体规划课程内容

 

做好单元主题、系列专题的规划,课程类型以衔接课、新授课、复习课为主体,可适当增加拓展课。

 

3.迭代发展,转型升级

 

持续优化:

 

“点状专题复习”到“结构化的专题课程”

 

“温故”到“温故”“知新”相结合,支持专题引导式自主学习

 

“微课资源”到“3+X课程资源包”

 

转型升级:

 

项目研究的成果实现“空中课堂”的有效转化

 

“内容导向”到“学习导向”

 

录制方式从单一到多元

 

数学教研室教研员李大永以“一切为了更好地支撑‘学’与‘教’”为题,从学生、教师和教研三个视角全面分享了线上教学资源包设计与研发的重要思考。

 

 

小学教研室主任柏春庆以“穿花寻路 更上层楼”为题,从已有基础和要点提示两个方面,对小学“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研发工作要点进行解读。

 

 

工作成效

 

过去一学期的“海淀·空中课堂”资源研发,小学阶段13个学科、29位教研员、806位一线教师参与了这项富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共开发2121节视频资源。资源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教师对资源的满意度达到99%。

 

经验梳理

 

1.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2.以核心内容为载体,关注理解、建立联系、培养习惯、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3.形成多种课型,提供学习选择;

 

4.建立教与学的资源库,促进能力提升的学习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智慧库。

 

罗滨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六点指导意见,她表示,“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定位是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资源、提供教学示范的资源、帮助教师减负的资源。“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研发工作坚持大团队、重研究、多视角、标准化、严把关、出精品六个原则,为教师教学减负,为学生成长助力,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王方指出,2020年初,学生居家防疫,连续长时间开始线上学习。在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统一指挥、统筹推进下,海淀进校迅速行动,主动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全力以赴研发了5468个“海淀·空中课堂”学习资源,精细化指导各学校的教学管理,通过云教研落细落实。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研发工作启动后,王方希望各单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工作价值。海淀区也要为新的教学形态常态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升级、长效化研发是应需而生,也是海淀基础教育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走向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明晰资源定位。此次研发的资源是春季学期资源的升级。既支持学生在专题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同时给全区教师减负,是区教委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实践平台,希望各校以此为契机,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主动参与资源研发,积极承担任务,贡献教育智慧同时促进自身发展。

 

三、做足攻坚准备。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坚持支持学习导向、坚持教学示范引领的“海淀·空中课堂”资源研发,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海淀学生实际,全面考虑毕业年级和非毕业年级的不同特点,系统研发。充分发挥海淀教研员们的学术优势和学术影响力,进行学术攻坚

 

四、跟进校本实践。各个学校围绕线上教学的关键问题,基于空中课堂资源的使用实践,带领本校各学科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育范式的行动研究,区校协作,共同推动,探索中小学融合式教学的海淀方案和海淀经验。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统一指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统筹推进,教研员、兼职教研员、骨干教师协同努力,以“海淀·空中课堂”资源包的研发为抓手,持续深入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实践研究,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育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区域学生、教师的教与学保驾护航。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6层北区
  • 010-82666626
  • hdjyjjh@163.com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6028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