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抢占未来教育先机的领域,海淀放大招了!
2019-05-23

在今天的中小学课堂,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从而让“因材施教”这个千百年来耳熟能详的理念真正落地?

这不仅是当前育人模式变革的方向,尤其是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那些学生个性化培养上最有心得的学校,在中高考竞争中将逐渐占据先机。

聚焦个性化教育这个引领未来教育的关键问题,素有教育改革风向标意义的北京市海淀区再度发力,依托“人工智能+教育”,在京城名校101中学试点打造智慧校园,并将以此为智慧教育样本,面向全区推广。

海淀区区长戴彬彬在发布会上介绍首批科技应用场景建设项目

5月19日,海淀区举办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发布会。海淀遴选区域内前沿技术和代表性企业,率先在全市推出一批科技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首批推出共计17个重点典型科技应用场景。

其中,海淀区将在北京101中学打造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海淀区将与好未来、中公教育合作,建设个性化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施教;建设双师课堂教学系统,为薄弱校区及对口帮扶校供给优质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应用云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全流程应用,构建智慧校园。

当天,为了大力助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101中学与好未来、中公教育的合作项目作为区政府精心遴选的“人工智能+教育”重点项目签约。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海淀区区长戴彬彬等相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业内人士分析,本次101中学与好未来、中公教育达成的战略合作,将探索一条校企合作的全新道路,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前沿的教育产品。同时,还将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上提供更多更便捷、更有效的途径。

未来依托智慧校园,101中学的生态智慧课堂、教研资源、教学评价系统将在整个教育集团内得到更迅捷地共享和应用。

近年来,好未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在“人工智能+教育”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日前在京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好未来展示的“AI+教育”最新产品,吸引了各国嘉宾的关注和体验。人民日报在对大会的专题报道中引用了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大会主题演讲中的观点,“AI并非要取代人,而是应当与人结合,共同为教育赋能。”

根据协议,好未来与101中学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等技术,率先建设以育人为核心、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示范,形成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正如好未来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邦鑫所说,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解构“教”和“育”。具体地讲就是:(教+育)x AI。其中,“教”是知识传授,交给人工智能;“育”是素养培育,借助人工智能。“教”是基础,“育”是提升;“教”是路径,“育”是目标。

在101中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好未来将以知识图谱和教学大数据为支撑建设个性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与内容,实现个性化施教;构建双师课堂教学系统,通过信息化途径为集团校的薄弱校区或对口帮扶校供给优质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应用云平台,面向全区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将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物联网、增强现实等技术进行整合,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全流程应用,为智能化条件下的教育流程再造和体系优化探索途径等。

在智慧校园的学习场景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打开学习过程的“黑匣子”,跟踪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感知和获取学生数据,经过分析与处理,这些数据能汇聚形成学生数字画像,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比如,通过纸笔课堂的工具,还原学生的行为轨迹,精准记录学生的行为过程,基于数据汇聚,老师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学生掌握了什么、掌握得如何,还可以发现学生的能力倾向和缺点劣势,帮助学生发掘潜力,为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一直是北京市海淀区的“金名片”。在人工智能时代,这张“金名片”将更加靓丽,尤其在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探索中实现创新升级;同时,海淀教育的厚重底蕴和高水准的教育质量,将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抵达更多对优质教育资源有需求的学校和孩子。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6层北区
  • 010-82666626
  • hdjyjjh@163.com
  • 版权所有: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6028784号